好评洪泽湖(之九):硬核“空中尖兵”的背后……
作者:陈辰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5-09-18 09:16:07
长江十年禁渔,难不难?难!就拿洪泽湖举例,湖面大、岸线长,一线执法人员人均要管10万亩水域;执法人员驾着快艇追、带着设备查,但从事非法捕捞的“大飞”(快艇)跑得比执法快艇还快。最头疼的是取证,非法捕捞多在半夜,等执法人员赶到,人家早就收网走人,连个影子都留不下。更别说现在的“新花招”:“大马力快艇”团伙作案,“捕运销”一条龙迅速作案,传统执法方式根本跟不上趟。
为破解难题,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引进了“超长航时垂直起降无人机”,无人机一升空,局面彻底翻盘 —— 这“空中尖兵”看得广、盯得紧、反应快,让非法捕捞者插翅难飞,给禁渔安上了“科技翅膀”,“跑断腿也抓不住,费尽力气难取证”全变成了“老黄历”!
论效率,无人机简直是“火眼金睛”。一升空就能俯察整片水域,高清摄像头连渔具细节、捕捞动作都拍得清清楚楚,红外夜视功能更是妥妥的“照妖镜”,热成像一扫,暗处的非法捕捞船无所遁形。
论成本,那是实实在在的“节流能手”。以前跑一趟湖区,油费、人力成本不算少,还未必有收获。现在执法人员坐着就能掌握全局,再也不用“瞎转悠”。以前一天查不完的水域,现在无人机一个架次就能扫完整片湖区,效率直接翻倍。算下来,执法成本降了不少,但是执法力量和成效却是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论证据,无人机做到了“铁证如山”。以前抓非法捕捞,常因证据不足让对方狡辩。现在无人机全程跟拍,从捕捞到上鱼再到运输,每个环节都拍得明明白白,完整证据链往桌上一放,谁也别想抵赖。遇上团伙作案,无人机还能跟着快艇追,把上下游的交易点、藏货地摸得清清楚楚,收网时一抓一个准。今年的4月29日,在无人机的指引下,多名非法捕捞分子在睡梦中被公安渔政执法人员查获,现场查获非法捕捞快艇、渔具、运输渔获物车辆,“捕运销”全链条覆灭。
更厉害的是,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积极推进“智慧渔政”工程,雷达扫、无人机飞、船艇巡、电子围栏守,由洪泽湖渔政指挥中心全局调度,2架固定翼无人机空中巡查,3个调度分中心分区观察,4套雷达光电系统全时搜索,5艘渔政船湖区流动巡航,6架多旋翼无人机灵活机动,7个保护区电子围栏智能警戒,11台双光摄像镜头分布监控,“一心两翼三点四眼五船六机七围多镜”的技防布局,24 小时把水面织成了一张立体监管网,彻底告别“人船对抗”的老路子。
说到底,无人机能在禁渔工作里大显身手,不只是技术厉害,更因为它戳中了执法的难点 —— 用科技补人力短板,用智能破隐蔽难题。随着 AI、大数据再跟上,说不定以后无人机还能自动识别“违法船型”、预判非法捕捞高发水域,真正实现“未发先防”。
长江十年禁渔,离不开硬手段,更离不开巧办法。无人机这颗“科技棋子”,不仅让禁渔执法更有底气,更让我们看到:守护渔业资源,除了决心,还得有“智慧”。相信“空中尖兵”会越干越给力,让鱼越来越多,水越来越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