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评洪泽湖(之七):探寻滨湖小城“诗与远方”的背后密码

作者:陈辰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5-09-17 14:09:26

刚刚过去的暑期,“朋友圈” 里的旅游 “成绩单” 中,洪泽这个被洪泽湖环抱的滨湖小城频繁亮相 —— 枕湖听浪、品食赏乐,在这儿享受着 “浮生半日闲”。肯定会有人疑问:这个曾 “默默无闻” 的小城,究竟靠什么留住了游客?

当下,不少地方的旅游还停留在 “走马观花” 的层面:游客匆匆打卡、草草离场,很难真正感受当地的风情与底蕴,“特种兵式旅游” 的疲惫感更是让体验打了折扣。而洪泽的秘诀,正在于让旅游从 “走过场” 变成 “沉浸式”。

走进洪泽,最先打动人心的,是它的 “魂”—— 自然与人文的“双向奔赴”。洪泽让文化“活”在旅游中,你可以看到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的千年守护,指尖轻点数字化展陈,千年河工文化的厚重便在眼前铺展。你可以走进方特非遗集市,千年渔家风情仿佛就在眼前流淌,《渔家婚嫁礼俗》等非遗项目,不再是博物馆里的“老物件”,而是穿一次渔家婚服、看一场“渔家有喜”婚礼的亲眼见、亲手触的鲜活体验。你可以走在蒋坝古镇、岔河老街藏着市井记忆的青石路板上,耳畔似能响起时光里的渔歌。你可以沿“最美三公里”湖岸线骑行在到“洪泽洱海”,听听守护周桥大塘的“孤独的树”诉说四季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。

在洪泽,你永远不怕“没得玩”,毕竟多元业态就是它的“特色”。想找刺激,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能带你沉浸式穿越百年;想觅清净,阅湖公社的湖景民宿能让你伴着蛙鸣入眠;想赶热闹,春季去蒋坝嗦一口鲜辣的螺蛳就能解锁春日仪式感;夏季蹲一场“无尽夏日里”音乐市集,让旋律与湖浪撞个满怀,大湖的风会把所有烦恼吹走;秋季逛文旅博览会、乡村旅游节,洪泽大米、大闸蟹、麻辣鹅的香气能勾着你把“洪泽味道”带回家。就在散步在路上,说不定你还能偶遇一场充满诚意的“四季村晚”。

更让你安心的是,是洪泽文旅藏在细节里的“贴心”。担心交通不便?S348、环洪泽湖大道织就了陆路环线,水上游线能直达老子山温泉;担心住宿紧张?近 9000 张床位的多元化住宿体系,从四星级的洪泽湖国际大酒店到特色民宿,总能找到适合你的那一间;担心游玩不便?117 座旅游厕所全在百度地图上线,找厕所再也不用 “问破嘴”;担心游玩安全?主管部门全年1800余次检查、1200余次隐患排查,织密了安全防护网。从“行住游”的每一个细节,筑牢旅游体验的基础,让旅途少了顾虑,多了自在。

从3.5万人奔赴的湖畔音乐节到半年455.6万人次的游客量,滨湖小城洪泽用 “文旅重墨”,写下了一份融合大湖生态、千年文脉与烟火美食的独特答卷。它也恰恰证明:好的旅游从不是“来了就走”的打卡,而是“来了就不想走”的沉浸。

如今的洪泽文旅,正朝着 “长三角微度假旅游目的地” 稳步迈进,它的探索为中小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样本价值:它证明了凭借特色资源可以在长三角文旅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,但也揭示了中小城市面临的共性困境 —— 品牌影响力有限、产业链不完善、专业人才短缺等。面对这些挑战,洪泽文旅应对精准且务实:定向对接中青旅、同程旅游等头部企业,力争引入龙头型文旅项目;深化“文旅 +”模式,开发研学旅行、生态康养等新业态,加强智慧旅游建设,提升新媒体宣传矩阵能级,邀请千万粉丝博主来洪采风,破解品牌传播难题。这些举措既瞄准了当下短板,更契合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。

一座城市的文旅魅力,从来不只在于风景,更在于背后的坚守与对问题的正视。洪泽文旅用大湖的包容承载梦想,用扎实的行动完善服务,更以清醒的认知破解难题。当我们下次在洪泽湖畔享受微风与美食时,或许能更深刻地体会:这份美好背后,是无数人的付出与探索,让洪泽湖的波光不仅照亮了风景,更点亮了文化产业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