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与保护渔文化,探寻那年“渔”味——省洪泽湖渔管办开展渔文化积极推进普查工作
作者:张玉斌 浏览次数: 日期:2022-03-25 14:44:05
“鱼儿跃纵横,螃蟹翻筋斗。莲叶接天碧,荷花迎日秀。”老一代革命家陈毅《出洪泽湖》一诗中寥寥数语,将洪泽湖丰富的渔业资源描绘得淋漓尽致。
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,是因黄河夺淮和“蓄清刷黄”治水方略而最终形成的人工湖,从古至今,一直承接着黄河、淮河、长江三水流域的变迁兴替,早在汉代,湖区淮河纵贯,大小湖泊星罗棋布,丰水期淮水横溢,水草、鱼虾繁衍,具有悠久的渔业历史,曾汇集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、湖北等省的渔民来此捕鱼为生,他们将不同地域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习俗带来,并融汇在一起,形成了独特的洪泽湖渔文化。
渔业与渔文化,在洪泽湖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,渔文化是渔业经济发展的文化引擎。省洪泽湖渔管办将渔文化保护作为“绿水青山”保护的重要内容,积极推进渔文化资源普查工作,深刻理解渔文化思想内核,全面摸清渔文化本底 ,为渔文化系统保护和传承奠定基础,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。
一是调查摸底明确“路线”。成立渔文化普查工作组,召开普查工作动员会,明确总体调查方向,制定普查工作方案,落实岗位职责,分解细化调查类别,定期普查、填报。采取与沿湖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差别化方式,针对性开展渔文化资源普查,摸清洪泽湖渔文化资源本底,明确渔文化资源类别、数量、分布、潜力、规模和保护等现状情况。依据“地域特点、渔业生产方式、价值和功能、文化形态、开发利用程度、产业细分”等梳理渔文化脉络,明确普查“路线图”,确保做到全覆盖,扎实完成普查任务。
二是深度普查聚焦“重点”。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发动渔文化素材征集,动员社会参与。协调地方农业农村、行业组织等多部门联合调查,商定普查内容分工,探寻传统渔文化,共同推进普查洪泽湖区域渔文化普查。通过查阅历史档案,收集民间资料,拜访当地渔民,调研重点区域,勘察重要馆藏等方式,深入挖掘洪泽湖渔文化资源。
三是文化留存突出“全面”。制定洪泽湖渔文化建设方案,全面整理普查数据、资料,将关键的“渔史、渔业景观和工程、渔业生产方式、渔俗、诗歌、渔规”等图片、手稿、音频、实物进行收集保存和登记造册,对体现传统文化的渔业生产活动、渔民生活资料、渔业历史变迁及渔规等予以记录保存,对特色传统渔村和渔业景观加强宣传和保护,并汇总形成洪泽湖特色渔文化汇编。截至目前,已普查到与渔文化相关的渔史18份,渔业景观和工程13份,渔业生产方式7份,渔俗5份、诗歌4份,渔规10份,共计57份。
四是保护传承重在“利用”。保护是为了进一步更好地传承利用,传承利用会更有利于保护发展。在普查渔文化遗产的同时,省洪泽湖渔管办认真谋划洪泽湖渔文化保护发展规划,将系统推进渔文化保护、传承与发展纳入洪泽湖渔业建设,全面加强渔文化的宣传,提高大众对与文化的认知度和辨识度,让渔文化“遗产”真正活起来,为洪泽湖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